□本報記者周文馨趙志鋒
  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,標志著我們黨在社會建設理論和實踐上新的飛躍。今年初召開的甘肅省委政法工作會議明確要求,要積極推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,不斷深化和諧構建行動,努力建設平安甘肅。
  創新社會治理,由誰來治理、怎樣治理、治理什麼,這些都是值得深思和亟需解決的新課題。近日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甘肅省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澤巴足。
  治國理政方式的重大變革
  記者: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,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“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”。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,一字之差,有何不同?
  澤巴足:從“管理”到“治理”,雖然只有一字之差,卻反映出我們黨在治國理政方式上的重大變革,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、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我認為,社會管理與社會治理的區別主要有三個方面:一是主體不同。社會管理主要是政府行為,而社會治理主體,不僅有政府,還包括社會組織和個人。二是運作模式不同。社會管理的模式往往是單向的、強制的、剛性的,是自上而下的,而社會治理的模式是複合的、合作的、包容的,更強調雙向互動。三是手段不同。過去進行社會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,現在社會治理強調要堅持系統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綜合治理、源頭治理,這表明社會治理除了行政管理外,還要綜合運用法律法規、經濟調節、道德約束、社會協商等多種方式。
  下轉第三版
  上接第一版
  所以說,社會治理更加突出黨委和政府主導下的社會各方面參與,更加突出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,更加突出源頭治理、綜合施策。
  記者:社會管理與社會治理,二者之間存在著哪些內在聯繫?
  澤巴足:現在的社會治理,與之前講的社會管理,實際上是相互銜接、一脈相承的。前幾年在社會管理的實踐中已經內在地體現了社會治理的一些理念、內容和方式。因此,既要看到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在認識上的飛躍和實踐上的創新,又不能一講社會治理,就簡單地否定過去社會管理工作和行之有效的措施,各地在社會管理中探索出的好經驗、好做法,仍然需要繼承和發展。
  記者:現階段提出創新社會治理,有何特殊的歷史背景?
  澤巴足:之所以現在提創新社會治理,除了黨對這個問題的理論認識提高、執政能力增強、社會條件發生變化以外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,我國社會領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。如社會矛盾明顯增多,處理難度加大;社會主體日益多元化,服務管理相對滯後,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易發多發;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,網絡管理成為新的考驗;還有社會心態發生變化導致的種種社會問題等,這些新情況新問題,用傳統理念、思路和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,迫切需要通過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來應對和解決。
  政府和社會需要良性互動
  記者:從“管理”變為“治理”,政府的角色應該如何定位?
  澤巴足: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對社會治理的主體及其關係講得很清楚,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。這就決定了政府必須做好三件事:一要把好方向,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總方向來謀劃和推進社會治理,使社會治理工作有規範、有標準、有遵循。二要簡政放權,改變全能型政府的角色,釐清政府和市場、政府和社會的邊界,對公民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、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、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事項,要堅決轉移出去,充分發揮好社會力量的作用。政府則要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做好宏觀方面的公共事務。三要強化監管,確保社會組織和居民始終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參與社會治理。
  記者:既然社會治理是多元共治,那麼當前該如何有效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?
  澤巴足:社會組織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,雖然近些年來發展很快,但發育不成熟、行政色彩濃、管理不規範、活力不足等問題還普遍存在。因此,當前對社會組織要鼓勵支持發展、激發內在活力。具體來講,就是要積極培育發展社會組織,健全完善登記管理制度,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、科技類、公益慈善類、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。同時,要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,把一些公共服務交給社會力量,不但效果好,而且成本低,如蘭州市的虛擬養老服務,就是利用市場化機制較好地解決了部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問題。下一步在吸毒人員戒毒、殘疾人服務、社區矯正等方面,也可以探索嘗試政府購買服務。
  記者: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城鄉社區,如何充分發揮居民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?
  澤巴足:做好社會治理,關鍵要把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,讓他們廣泛參與。一方面,要把社區建設好、作用發揮好,要健全基層公共服務平臺,健全市場服務體系和公益服務體系,對居民提供便捷高效貼心服務,方便大家生活,增加人們的歸屬感、幸福感。另一方面,要發揮居民的主體作用,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,動員城鄉居民積极參与治安巡邏、鄰裡守望、矛盾化解等工作,在制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時讓群眾廣泛參與,實現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。
  近年來,甘肅省在實現居民自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實踐。如張掖市一些縣區在社區成立“和事佬”協會,專門幫助居民解決困難、化解矛盾糾紛,群眾稱贊他們是“居民利益的代言人”。平涼市一些地方開展“和諧五星”評選活動,充分調動起了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積極性。定西市在農村地區實行“互助八聯”機制,引導幫助群眾自我服務、自我管理、共同發展、共同進步。臨夏州等地針對物業管理中的矛盾和問題,推動成立小區業主委員會,協助管理小區各項事務,有效減少了矛盾糾紛。
  “法德並舉”築平安建家園
  記者: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是法治,在推進社會治理中,法治該如何扎好“籬笆”?
  澤巴足: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,社會治理必然是依法治理,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有賴於各個領域的法治化。首先,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、帶頭守法、帶頭護法,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。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,或者是解決社會矛盾,都要審視行為合法性、權限合法性、手段合法性、程序合法性,絕不能以言代法、以權壓法、徇私枉法。其次,要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和司法體制改革,明晰權責配置,健全監督機制,規範裁量行為,強化程序約束,嚴格責任追究。再者,還要全力推進全民守法、全社會信仰法律。當務之急是要著力解決“信訪不信法”等突出問題,切實改變“違法成本低、守法成本高”的現象。
  記者:怎樣看待“法”與“德”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?
  澤巴足:法是他律,德是自律,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有效的社會治理。如果說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是法治,那麼社會治理的制高點應該就是倫理塑造。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諸如“地溝油”“毒奶粉”“毒膠囊”等事件,還有幼兒園給孩子喂藥、老人摔倒不敢扶等種種現象,這些當然要靠法律來規範和製裁,但僅有法律還不夠,必須從靈魂深處解決問題,這就要靠道德。我們要通過教育引導、輿論宣傳、文化熏陶、實踐養成、制度保障等途徑和辦法,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健全社會誠信體系,凝聚社會共識,建設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。
  記者:甘肅將著重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?
  澤巴足:根據中央要求,結合甘肅省情實際,首要是要加強藏區維穩、強化反恐怖鬥爭、深化反邪教鬥爭,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各種滲透分化顛覆破壞活動,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。其次,要加強源頭治理,保障和改善民生,促進社會公平正義,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,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。第三,要健全公共安全體系,妥善應對和解決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。第四,要切實加強信息網絡管理,增強和凝聚社會正能量。第五,要著力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,建設人民群眾追求、認可、滿意的平安甘肅。
  (原標題: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建設人民認可滿意的平安甘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18evey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